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邵元哲——盘州历史人物介绍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平江
    2018-01-25 19:25:57   转载

    邵元哲,明朝贵州普安州(今贵州盘县)人,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(公元1555年)举人,四十四年乙丑科(1565年)进士。明神宗万历年间任淮安(今江苏省淮安市)知府。后官至云南右参政。

     

    邵元哲出身于书香门弟,自幼聪颖。父邵华谱出任重庆知府不幸早逝于任上,邵元哲与兄弟邵元善、邵元高即由长兄邵元吉精心教导,学之以成。邵元哲遂中举入仕,并于万历初年坐上了淮安知府的衙门大堂。

    淮安府地处黄河、淮河、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汇处,

    为“黄淮襟要、漕运锁钥”。连接起黄河、淮河的京杭大运河,是明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南北交通大动脉。可自古黄河多水患, 稍有洪水便更辙易道,随意夺口,时而北走天津,时而南下江淮,其肆虐泛滥,冲毁房屋,吞噬人命,使沿黄百姓人命危浅,流离失所,痛苦不堪。作为知府的邵元哲,不仅上疏朝廷奏请疏通了被淤塞的“漕道”,且又组织百姓增筑长堤,以阻拦黄河决口之水,还建闸、坝以使运河正常通航,保证了京城所需的供求给养。

    他采取堤、闸并修,堵、疏相用的措施方法,将泛滥的洪水进行拦阻,以抵挡其威猛之势,极大的减少了百姓们因被洪水冲击而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,同时对被淹没的地方,又开渠疏流入海,尽快地将灾民从波涛的围困中解救出来。因此他受到了宿迁百姓们的崇敬,而“肖像祀之”。

    作为淮安知府的邵元哲受到淮安人民的爱戴,不仅在于治理水患,还在于他对当地隐逸之士人的敬重,尊崇文人士子。吴承恩所著的《西游记》这部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伟大作品,竟然是因了邵元哲在洪水淹城中的抢救方得以幸存问世的。邵元哲与吴承恩不但结为翰墨之交,有诗文赠答,且在对吴承恩晚年的照料中也随时惦记在心。就是万历五年(1577年)洪泽湖大堤(高家堰)决口,居住在那里的吴承恩只得躲在被大水围困的城里。作为一个老读书人,吴承恩家里的书是很多的。这么多的书,吴承恩肯定是搬不了的。邵元哲在组织百姓抗洪抢险的紧急形势下,派了专人去帮助他搬家。邵元哲的此举让吴承恩的那些珍贵书籍、名画和他的著作手稿有幸得以留存了下来——其中就包括着《西游记》的手稿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